本文内容由星空财经编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总经理拉维梅农(Ravi Menon)6月底参加由英国前央行行长马克卡尼(Mark?Carney)发起的在线论坛分享。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总经理梅农主要探讨分享了金融货币体系中中介机构、基础设施、配套工具三个方面的去中心化意义与发展,央行和监管机构如何以一种支持货币临界价值的方式,潜在地去塑造去中心化金融服务。
本文聚焦:
1、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应该欢迎去中心化金融中介服务
2、鼓励各国央行在支付基础设施设计中纳入数字技术创新
3、关于货币的未来,独立的货币政策必须与效率收益相权衡?
新加坡加密交易所Coinhako获SBI、Sygnum、Azimut投资:12月7日消息, 根据今天发布的一份声明,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oinhako获得了SBI-Sygnum-Azimut Digital Asset Opportunity基金的支持,这轮融资获得了3倍超额认购。该基金是一个风险投资基金,由日本SBI集团、瑞士数字资产银行Sygnum Bank和意大利Azimut(欧洲主要独立资产管理公司)共同管理。此次投资的具体金额未予披露。Coinhako的声明称,该公司将利用新资金向东南亚地区以及机构和高净值客户细分市场扩张。[2021/12/7 12:56:53]
以下为星空财经整理的梅农分享摘要: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正在发生,且将重新连接世界货币和金融系统的伟大转变。
新加坡金管局将币安添加到无执照网站警告列表中:9月2日消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将币安添加至投资者警告名单(Investor Alert List),据悉,投资者警告名单提供不受监管实体的名单,根据MAS获得的信息,这些实体可能被错误地认为已经获得MAS的许可或监管。[2021/9/2 22:54:33]
去中心化的力量正在影响传统金融领域的功能和形态,这些力量不仅影响着货币,也影响着货币体系的方方面面。
梅农指出:“在这种转变中,金钱必须以信任、弹性、活力、团结和可持续性的价值观作为基础”。
1.去中心化的金融中介服务、风险来源、监管需求
谈及金融中介机构,梅农表示,作为货币体系的顶端,零售金融服务(金融中介服务)的提供正在以两种方式被去中心化:
行业人士:新加坡批准数字支付代币牌照申请将巩固其作为亚洲加密金融中心的地位:8月8日消息,8月5日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AS)发言人向记者回应,MAS收到了170份服务供应商的数字支付代币(DPT)牌照申请,已通知多家数字支付服务提供商,他们将获得在新加坡经营的许可。到目前为止,已有两份申请被拒绝,另有30份申请因未达到反标准而被撤回。行业观察人士表示,此举是在加密货币交易所获得许可证批准后进行的,这一发展将增加移往新加坡的各种加密公司的数量,并巩固其作为亚洲领先的加密金融中心的地位。(Bitcoin.com)[2021/8/8 1:42:02]
一方面是非金融参与者正在提供金融服务:零售金融领域现在出现了更广泛的非传统中介机构,且通常不受全面监管。这些参与者不仅包括大型科技公司,还有金融科技公司和小型科技公司。他们提供支付、贷款、储蓄和投资等作为其核心数字服务的补充。通过金融和非金融的服务捆绑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新加坡WBF交易所于7月29日正式上线HPB:据官方消息称,新加坡WBF交易所将于当地时间7月29日19:30正式上线HPB,并在主板上线HPB/USDT交易对。
HPB芯链是一种采用全新的软硬件体系架构的公链,结合硬件加速引擎(BOE)以及高性能软件,定位为易用的高性能区块链平台。HPB芯链独创的BOE技术即区块链加速引擎(Blockchain Offload Engine),通过结合CPU串行能力和FPGA/ASIC芯片的并行处理能力,降低CPU负担,实现高性能和高并发计算加速。HPB旨在实现分布式应用的性能扩展,以满足现实世界的真实商业需求。[2020/7/29]
另一方面,金融参与者中出现了“嵌入式去金融”:受监管的金融机构正在重塑其商业模式,利用技术与客户建立更多、更多样化的接触点。嵌入式金融结合了平台经济的好处和人们对受监管金融机构的信任溢价。金融机构正将其产品“嵌入”一系列非银行数字平台,试图以较低的收购成本接触新客户。
历史上的今天 | 新加坡《支付服务法案》通过 交易所需申请牌照合规运营:2019年1月20日,《支付服务法案》通过新加坡国会审议,已被正式立法,数字货币交易所需申请牌照合规运营。
2018年1月20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向纽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控告三家加密货币运营商涉嫌涉嫌比特币、莱特币欺诈客户,并擅自挪用资金池。[2020/1/20]
梅农表示,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应该欢迎这两种发展方式,因为它们提供了更高效、更实惠、更具包容性的金融服务的前景。
但同时需要警惕新的风险来源:例如,金融服务的分销商和基础功能提供者不是同一实体,那么谁来对客户负责?
因为随着参与金融服务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数量的增加,运营风险也可能增加。因此央行和监管需要调整更适合的监管方法,以更加关注市场行为、消费者保护和技术风险。
例如,监管框架将需要变得更加模块化和灵活:以实体为基础的监管仍然适用于提供关键服务,如接收存款、保险和证券发行。
但对于越来越多提供利基金融服务的参与者来说,需要越来越多地基于活动的监管。相信即使随着去中心化变得更加分散,参与者越来越多,与客户建立联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金融中介机构继续处于中心地位。如此,金融服务业的基本结构基本保持不变,还是人们相当熟悉的情况。
2.鼓励央行支付基础设施设计中纳入数字技术创新
与中心化金融体系相比,数字科技正在为金融基础设施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形态。
基于智能自动执行合约和非托管金融服务的开放加密网络,用户可以随时控制自己的资产。这些网络取代金融中介机构和央行等,旨在降低金融成本和风险。
梅农指出,通过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人们访问、数据和代码,开放加密网络还可以潜在地增强金融的包容性和创新。
当各种规模的公司甚至个人,能够直接进入金融基础设施时,就意味着更多的竞争和包容。
当交易数据可供所有参与者使用,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局限于负责交易的中介机构时,这可能意味着更具争议性和透明度。
梅农指出,当代码可以在这些网络上直接公开运行时,可能意味着更多的互操作性和创新。虽然,当前这些自治网络还没有能够达到我们对金融关键基础设施所要求的高标准的治理、安全和恢复能力的地步。
但即便如此,梅农依然鼓励各国央行在设计下一代支付基础设施时,最好将这些创新纳入其中。
3.关于货币的未来,独立的货币政策必须与之效率收益相权衡
最后,梅农谈及赋予公共品属性的工具及数字货币形式的制度基础。梅农表示,金融工具的去中心化“最明显的冲突”是与替代央行发行货币有关。
一方面,拥有大型生态系统的科技公司或科技本身,可以创造新的非法定货币。虽然当今的加密工具(如比特币)未能成为法定货币,但我们不应忽视更好的算法可能导致未来可行的加密货币将成为全球交换媒介。
另一方面,私人加密货币的广泛使用可能会导致国家货币主权的削弱,这将反过来影响各国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小型开放经济体的货币可能特别容易丧失货币主权,因为他们没有大国货币所享有的全球网络效应。
虽然“数字货币”它有能超越国界,产生更大、更强的网络效应的可能性,但小型开放经济体,它们一直需要保持本国货币的相关性,以保持货币自主性。毕竟公共货币在金融体系中的持续中心地位,是保障经济中所有货币健康稳定的关键,一个先决条件是,国家发行的货币仍然是国内经济的主要记账单位。
而独立货币政策的益处必须与采用这货币所带来的效率收益要相权衡。盯住美元、欧元,甚至“合成霸权货币”是一回事;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一种货币是私人实体的债务,那么它就丧失了货币主权。
总而言之,货币要在经济中发挥作用,最终必须得到信任。
作为长久以来建立了信誉的公共机构,央行最有能力维护支撑稳健货币和安全支付的信任。这种信任不仅关乎安全的货币,也关乎一个动态的、有目标的货币体系。
关于货币未来的关键问题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适当分工是什么?
考虑到各自的文化规范、社会契约和体制结构,每个国家都必须在这一统一体中选择不同的立场。
归根结底,这甚至不是一个货币问题,而是一个问题。无论我们做什么决定,都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货币的未来太重要了,甚至不能完全由央行行长来决定。
原文链接:
https://www.mas.gov.sg/news/speeches/2021/decentralised-finance-and-the-future-of-money
注:?Mark Carney为英国前央行行长,现任英国首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金融顾问、联合国气候行动与金融特使。
在过去一年,DeFi生态经历了爆炸式的发展,Uniswap、MakerDAO、AAVE、Curve等协议已经成为了加密市场中的庞然大物和不可缺失的基础.
1900/1/1 0:00:00亲爱的Bankless社区:CryptoPunks是以太坊上的OG NFT之一。在过去的这个春天,发生了一件历史性的事情.
1900/1/1 0:00:00全球信用卡巨头Visa周三表示,今年前六个月,全球消费者通过加密相关卡在商品和服务上花费了超过1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
1900/1/1 0:00:00由于缺乏透明度,最受欢迎的稳定币 Tether 在加密货币社区中一直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并受到怀疑.
1900/1/1 0:00:00编者按:5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清华长江讲座教授,北航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
1900/1/1 0:00:00金色财经? 区块链7月9日讯? ?现阶段,去中心化金融领域里的一些核心基础设施模块已经找到了产品和市场的契合度,并已经开始“入侵”许多传统金融系统的核心用例.
1900/1/1 0:00:00